第(3/3)页 在日本,《绝地求生》《FGO》《终末战线》《碧蓝航线》,这一系列的星辰游戏,凭借繁星计划成功跻身前五。 在欧美《绝地求生》让无数人开始了搓玻璃,在华夏《和平精英》上线即运营的策略,也是让不少游戏媒体大开眼界。 到这个时候,不少媒体才翻出了两三个月前星辰过审版号的审批。 “好家伙,藏这么深?” 行业的震动,远不止于此。 前些时间,还在争论“繁星之夜”,吸引人数太多,到底是好是坏的人,现在已经集体失声了。 不是不想说话,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任何华丽的辞藻,星辰这一套连招的打击下,都显得苍白无力。 从圣诞特惠开始,到重置版游戏上线,再到繁星之夜,绝地求生引爆。 整个12月,星辰吊着一块胡萝卜,将上亿玩家逗得“团团转” 一个著名的游戏行业分析师,前些日子还在专栏里写下长文,标题是《论星辰的冒进:一场可能导致崩盘的豪赌》 文章引经据典,从宣发节奏到用户心理,分析得头头是道,结论是星辰的繁星之夜步子太大,绝对崩盘。 当时,这篇文章收获了上千个赞。 可今天一早,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下面,评论区已经变成了大型嘲讽现场。 “老师,出来分析分析?” “别尬黑,我们星辰玩家就喜欢这种不讲道理的。” “《论我的冒进:一场导致脸被打肿的豪赌》。” 那位分析师删也不是,不删也不是,憋了半天,默默地将自己的账号签名改成了:“世界是复杂的,我懂个屁的游戏。” 与之相对的,是媒体的狂欢。 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配合着那张刺目的数据图,在互联网上病毒式传播。 游戏圈的人在看,金融圈的人在看,甚至许多平时不怎么关心游戏的人,也都被这个夸张的数字吸引了过来。 星辰游戏,这个名字,在2018年的第一天,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闯入了所有人的视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