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妈的,你们欺负我年轻,以为我不看出来啊,这人是公安!我能闻出他身上的味道。” “尽瞎扯,能闻出什么来?” “你们没看见他胳膊下夹的公文包?那拉链多好啊,一看价钱就贵。 我告诉你,那些公安都是这样夹包,而且夹的左边腋下,里面放着枪呢,方便掏枪。” “真的假的?” “我老舅就是公安,我还不知道? 我告诉你,我老舅就是这样夹手包的。 有一次执行任务,他那包质量太差,拉链卡住了,枪都掏不出来,给他急坏了。 回去就把我舅娘给骂了一遍,说她抠门,买的都是孬货。 从那以后,我老舅的手包,那拉链拉的哗哗的,隔山差五还上油呢,就是为了方便掏枪,刚那人,绝对是公安,我可不敢惹他。” 杨锦文走进水田坝派出所后,直接找到副所长说明来意。 至于所长,没有领导下访,一般是不会待在单位的。 “孙卫东?四十二岁?就这两个条件?” 杨锦文点头:“也可能不叫这个名字,不过还是查查比较好。” “行,我找人看看户籍,你先等等。” 杨锦文点头,找位置坐下来。 半晌之后,副所长过来,开口道:“是有这么一个人,是个菜农。” “这就对上了,能不能找两个人,跟我走一趟?” 副所长点头:“既然是市局的任务,我陪你去。” “麻烦您了。” “别客气。” 副所长去领了车钥匙,带着一个女警。 三个人坐车,前往孙卫东的家里。 也就不到半个小时,副所长把车开到一条土路上停下。 土路下面是成片的蔬菜地,安南市冬季的蔬菜,一般都是大白菜、胡萝卜这些,长势不错,都是供给城里的。 副所长道:“车开不进去,咱们得走一段路。” 杨锦文点头,跟他下了车。 孙卫东的家就在蔬菜田的边上,门前有一处堰塘,但水已经干涸了。 从石头台阶上去,便是一排的土屋,好一点的便是红砖房。 “就那。”副所长用手包指了指红砖房。 院子里都是散养的鸡鸭,一地的鸡粪和鸭粪,很难下脚。 门前的小板凳上坐着几个妇女,手里织着毛衣。 见穿着制服的公安,几个女人赶紧站起身来。 其中一个短发中年妇女问道:“你们找谁?” 副所长问道:“孙卫东在家吗?” 几个女人的脸色一变,其中一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中年妇女,站出来,问道:“是我家男人,他怎么了?” 副所长不了解情况,杨锦文走上台阶:“咱们坐下聊。” 中年妇女有些不知所措,其他几个女人都瞪着好奇的双眼。 副所长是有经验的,马上道:“你们是哪一家的?这都快中午了,不用做饭的吗?没你们的事儿,你们赶紧走。” 几个女人翻了翻眼皮,拿着手里的毛衣针,有点不愿意离去,但片刻后,却拔腿就跑,估计是去给左右邻居报信了。 见她们离开,杨锦文坐在小板凳上,看向中年妇女:“你叫什么名字?” “李巧巧。” “孙卫东是你什么人?” “我男人。” “他在哪里?” 李巧巧摇头:“我不知道。” “怎么会不知道呢?他是失踪了,还是去哪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