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紧密团结在张校长、路校长以及王主任为核心的表本10级”。 张校长是张惠军,路校长是路宽,王主任是刘伊妃当年的班主任、现在的北电表演系主任王敬松。 不过2010级的表本班因为人数多会分班,只是教学管理还是以系为单位,由王敬松作为主任教员,统一把关。 “嘿你小子,是不是想说我拍马屁来着?”张义山也不见外,“我这是给咱们同学谋福利来着知道不?” 他故技重施又开始模拟场景,“你想想啊!待会儿我们求王老师给行个方便,请路导和天仙跟咱们合影留念——” “我就把这部鸿蒙手机这么一亮!诶!” “然后再不经意间微信这么一露,哎!” 李现龇着一口大白牙:“然后群名不经意间被看见是吧?” “对喽!你小子有点子悟性,以后跟哥们混吧!”张义山得意,“总算比杨紫要高强些,演员嘛!眼里就得有戏,更得有事儿!” “谁不想上问界的电影?是不是?” 北平本地人张义山唠起嗑来没完,不过李现也禁不住感慨:“谁说不是呢?我做梦都想跟神仙姐姐一起演个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哪怕能在《太平书》里客串个没台词的配角呢……” “就昨天哪一集里头那个被她吓退的秦军就挺好,要是能演个有正面镜头的对手戏,能跟她说上一句话……哈哈!” 男大李现禁不住嘴角上扬,一边刚刚还对他的注目礼感觉很受用的杨紫顿时就不爽了。 猥琐男,做梦想屁吃呢?天仙的屁你都不配闻! 当然,如果对自己君子好逑,倒也不是不可以…… (下图为左杨紫看中李现、右张义山打篮球) 今天的北电校园里,除了三人这样的北电新生外,还有一群老生返校,大多是借着北电即将举办的60周年校庆前夕的契机,说是来凑热闹也好,来混个脸熟也罢,总归有个能接近这么多大导演的机会。 哪怕是在活动环节里有个向路老板提问的机会,就可以在开头正大光明地介绍自己: “路导您好!我是您的忠实粉丝,看过每一部电影!我是来自北电表本10级的……” 多好啊! 这一刻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上一世内娱的很多熟面孔正在慢慢悠悠地排队进校: 99级的姚晨、黄小蕾,杜淳; 05级的大蜜蜜的同学焦俊艳、袁姗姗; 跟井甜一届的06级的朱艺龙、彭冠英、翟天林、高叶; 07级的阚清子和室友爽子等人,爽子最近刚刚和湘台搭上线,不过还没有太过合适的作品,也没有确定和天娱签约。 主要是她的本命英雄已经被大甜甜抢了,而后者昨天因为画仙的角色继续稳中有升地维持着热度,向四小花旦的位置发起冲击。 08级的窦骁、啜妮、甘婷婷等等…… 以及所有能找到关系进校的导演行业的从业者们,无不涌向了今天的主会场,北电标放。 能容纳近千人的大厅内已是座无虚席,空气中混合着女明星、女演员、女学生们一致贡献的香水气息、摄影机散热的气味以及一种压抑着的兴奋低语。 典礼的舞台布置得简洁而庄重,深蓝色背景板上,北平电影学院与泛亚电影学院的徽标并列,下方是中英双语的典礼主题。 讲台孤零零地立在舞台中央,一束顶光打下,静候着主角的登场。 台下前几排的位置,堪称中国乃至亚洲电影圈的“权力地图”。 第一排靠近中间位置自然是路宽与北电校长张惠军以及北电其他领导,广电、中影、宣等部门的同志,左右两侧是方便上台发言的泛亚电影学院的老师诺兰、周星池等人。 这些平日只能在银幕上或国际电影节新闻里看到的世界级导演,此刻正轻松地交谈着。 第二排除了泛亚电影学院的六位毕业生外,就是北电的一些荣誉校友了,今天前来捧场的刘伊妃、苏畅、黄小名、正在跟田状状读研究生的赵威等等分属此列。 老一辈的还有导演78级的李绍红,表演78级的张丰义,73级进修班的刘晓庆等等。 人没有来得太全,主要也是考虑到今天只是开学典礼不是六十周年校庆,属于谁在北平就顺便来一趟架架势,不做过度邀请。 只有一个小刘是张惠军明确要求王敬松必须邀请到场的,毕竟这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太平书》无论从质量还是热度上看,属实都算是惊爆了业界的眼球。 大家对问界的电影行销世界并不如何讶异,但一部电视剧能做到这个程度,从生产制作到营销所调动的资源就太令人咋舌了。 现在的刘伊妃算是从国内一线女星向着世界迈进的关键时机,北电没理由不蹭一下荣誉校友的热度。 张惠军也是准备公事公办,先找当年很照顾小刘的班主任王敬松,如果不行再找路宽,反正绑也要把这位正在拍《太平书》第二季的女学生绑回来。 上午八点半整,标放大厅内的灯光柔和地聚焦于舞台中央,不过一反常态的,今天出现的主持人不是身着典雅礼服的美女,而是个已经算是捯饬过的糟老头子。 田状状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走到台前,仍是一副几棍子打不出个屁的作态,但往往这种人讲出的段子尤其好笑。 “各位早上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老头第一句话就卡壳了,索性装也不装从口袋里掏出手卡:“来到今天的北电10级开学典礼,暨泛亚电影学院07级毕业典礼!” 说完又轻笑了一声:“这谁给我准备的,还有英文、日文,你们不会以为我还会讲这些吧?请大家后面自己看字幕吧。” 台下一阵爆笑。 田状状脸上笑起了褶子:“我说了,这个主持人我真是做不来,但他们非要我来,说你是北电导演系主任,难辞其咎……” “不对,是难辞其职。” 台下又是一阵爆笑,这是老实人讲笑话的威力,那张老脸一本正经的,颇为有趣。 “后来我自己想了想,找我来的确也有他们的考虑。” 田状状竖起两根手指:“第一,我跟两位校长的关系匪浅。” “张校长是我当年的同窗和室友,路校长算是我的学生,我只能说‘算是’,因为我拍的电影大家都看不懂,他的你们都看得挺懂,还愿意付钱。” 现场导播的镜头适时地给到鼓掌的路宽,这场被张惠军用以策划直播来给北电打广告、增加影响力的开学典礼,一开场就是奥斯卡级别的脱口秀。 来自一个黄金十年里被封杀的老头,他那些年也是被憋坏了。 田状状自嘲自己的电影人家都看不懂的段子广受好评,台下掌声笑声不断,台上的老头示意自己要继续讲: “第一,我跟他们两位的关系匪浅,今天台上有些说得大了、重了的话,也没人找我这个老头的麻烦。” “第二嘛,很简单,今天的流程多,领导多,而我话少。” 田状状旋即言出法随,这一次不用再看手卡:“先请北平电影学院校长,张惠军同志讲话!” 台下呱唧呱唧,大家倒是很喜欢这种两分钟就结束的开场白,不耽误时间,希望接下来的领导们也能随行就市得好,不然这一上午光听长篇大论了。 张惠军在一片轻松的笑声和掌声中起身,与下台的田状状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里带着对老友“本色出演”的赞许。 他稳步走上讲台,调整了一下话筒: “状状还是老样子,让他多说几句比多拍几个镜头还难。”台下再次响起会心的笑声。 “不过有一点我很认可。”张惠军语气转为庄重,“今天这个场合,意义确实非凡。将新生的开学典礼与泛亚电影学院的首届毕业典礼放在一起,这并非简单的议程合并。” 他略微停顿,让话语的重量沉淀下去。 “这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轮回。就在这个院子里,我们迎接着最新鲜的血液,他们怀揣着最纯粹的梦想踏入电影之门;同时,我们也欢送着第一批经过系统淬炼的导演人才,他们即将带着成熟的技艺和明确的志向,奔赴广阔的天地。” “入学与毕业,起点与征程,在此刻交汇。这生动地诠释了电影教育乃至文化传承的本质: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开放系统。” “北电作为这个系统的基石,为泛亚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而泛亚的探索与成果,又反过来滋养着北电,为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注入新的活力与国际视野。”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目光投向第二排的六位泛亚毕业生,以及他们的校长路宽。 “因此,尽管今天是开学典礼,但我们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场盛会的真正焦点,是毕业典礼。” 他坦然地说道,语气中没有丝毫的芥蒂,反而充满自豪。 “为什么?”他自问自答,目光扫过台下所有听众,仿佛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学术阐述。 “因为‘开学’意味着播种希望,而‘毕业’则意味着收获成果,并向社会展示我们教育的价值。泛亚电影学院用短短四年时间,交出了一份足以让中国电影教育引以为傲的答卷。” “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培养出了几位杰出的青年导演,更在于它验证了一条路径——一条将东方美学底蕴与全球视野、将作者表达与工业化制作相结合的电影人才培养新路径。” “这证明了,我们中国电影人完全有能力建立一套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时又深深植根于自身文化土壤的高端电影教育体系。这才是今天这场典礼,最值得庆祝、最需要被看见的核心价值。” 张惠军顿了顿,将自己五分钟不到的发言也做总结,也是践行自己适才所言: 今天的主角是泛亚电影学院,是把荣誉带回北电的路宽,这种教学成果的展示,远比一个普通的开学典礼更能为北电增值。 “最后,我想给大家正式通报一条喜讯。” 他看向第一排的路老板,也是从他嘴里刚刚获取的信息:“截止2010年9月8号,即昨天,从我们北电走出去的荣誉校友路宽导演的《球状闪电》,内地票房正式突破16亿人民币!” 还不等台下哗然的观众,尤其是才跟杨紫吹嘘过15亿数字的张义山疯狂地起哄、鼓掌,张惠军继续面带喜色: “距离年初的《阿凡达》在内地创下的17.79亿的票房记录只剩不到两亿人民币,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尊敬的领导、嘉宾们,让我们一同期待吧!” “下面,请路宽同志上台发言!” 张惠军校长的话音刚落,标放大厅内出现了瞬间的寂静,仿佛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数字的冲击力。随即,掌声、惊呼声和口哨声如同海啸般轰然爆发,瞬间淹没了整个会场。 被北电和张惠军推出来用以宣传北电的主角路宽,也淡定地登台了。 瞬间采访区的长枪短炮开始密集轰炸,还有不少去捕捉台下的刘伊妃等人的表情的。 特别是今天的小刘因为做了古驰的全球代言人,穿衣服就不能再“女弔丝”了,一身淑女套装很是吸睛,记者们准备拍下她神采奕奕地看着老公的样子,这种新闻很能吸引粉丝的点击和回复。 磕CP的会进来,想杀路狗的来的更快,算是流量密码了。 “大家好,我先要就着张校长的‘谬赞’说下去——” “《球闪》得益于影迷们的支持走到现在,确实很出乎意料,其实我们当初也只是做了两个月的密钥,想着差不多就自然下映了,不做什么延迟的助推和营销。” “但它不仅走到了现在,还走到距离收复失地的一步之遥,并且票房的衰减态势也不大明显,走完三个月的超长播映周期,看来也是市场的选择了。” “我作为导演,真的是万分荣幸,非常感谢影迷朋友们的厚爱!” 路老板在台上微微鞠躬,旋即话锋一转:“但张校长刚刚给我留面子了,只谈人民币计量的内地票房,不谈美元计量的全球票房的比较,因为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和《阿凡达》还差得远。” 他玩笑道:“可能是因为最近我夫人有点火,张校长他老人家想着得哄着小年轻一些,好叫小刘能来北电多参加参加活动吧?” 镜头给到刘伊妃和张惠军,后者笑着鼓掌点头,认可他的猜测。 “言归正传。”他信手拈来一串数字:“《阿凡达》全球票房接近28亿美元,而我们截止目前也才13亿,况且欧美大部分市场已经下映,这个差距是切实存在的,也是不可能追赶的。” “但可以追赶的,是像《球闪》、《太平书》一样以本民族文化内涵为核心,利用工业化影视生产制作进行的尝试,中日韩皆是如此。” 路老板的目光扫过台下第二排的六位学员,语气沉稳而笃定: “关于电影工业化的具体要素,如标准化制片流程、可复制的类型片创作范式、全产业链的协同管理,我们已探讨过多次,在此不再赘述。今天,我想聚焦于工业化道路上最核心的变量:导演。” “一个健康的工业体系,不仅需要顶尖的作者,更需要一批能精准驾驭类型、理解市场、具备产品经理思维的中坚力量。这也正是我们创办泛亚电影学院的初衷。” 他抬手示意身后的大屏,上面是北电校园里杨紫等人看到的展板,“我们很荣幸地看到,首届六位学员已用作品证明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他们并非在重复自我,而是在工业体系的支撑下,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各自的作者特质——” “罗泓轸的凌厉叙事、滨口龙介的剧作精度、布洛姆坎普的视觉创新……他们共同勾勒出电影工业化的多元面貌。” “回望2010年的东亚影坛。”路宽话锋一转,切入深层次议题,“日苯电影面临市场萎缩与创作内敛的双重压力;韩国电影虽类型成熟,但工业体系仍显单一,过度依赖本土市场;而中国电影,则在市场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饱受人才断层与工业化标准缺失的困扰。” “泛亚的实践表明,打破地域局限,推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让创作者在工业流程中锤炼,在类型框架下创新,是我们应对共同挑战的最有效路径。” “这六位学员的成就,不仅属于他们个人,更标志着我们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一条让亚洲电影真正融入全球产业格局,并能发出自己强劲声音的道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