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平某机关家属院,心神不宁的周军拿着电话悄悄地起身。 扫了一眼身边熟睡的老妻,他披上外套走进楼道。 “欧巴。。。呜呜呜。。。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张娜拉泣不成声,时断时续的哭诉从电话另一头传来,周军谨慎地回头扫了一眼,又走远了些。 周军心里突然生出些莫名的嫌恶,万一吵醒了她怎么办? “嗯?你平复一下心情。” “我看见李美静了,是她!绝对是她!” 周军的视野还没延伸到韩娱:“什么意思?” “路宽。。。路宽要成立一个电影学院,李美静也参与了!” “她是韩国最大的电影公司老板,三星的李健。。李会长是她叔叔。。。呜呜呜。。。” 出于每个刻在棒子心中的恐惧,张娜拉连在电话中直呼李健熙名字的勇气都没有。 周军沉默了半晌,在内弟也许他可以玩弄一下权术游戏。 但这种专业对口的财阀集团,肯定是不如路宽拿着电影投资份额和发行协议去收买地方便。 且这乍一听,他也不知道电影学院是个什么玩意。 “好了,我知道了,你不是在影展吗,先回去吧。” 张娜拉还想再说些什么,嘟嘟嘟的盲音已经打断了她的欲语泪先流。 从空荡荡的电影宫走廊尽头回望,舞台上路宽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动作潇洒不羁,全场不时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 她已经没有心情再去关心任何细节,甚至没有心情关心明后天《七剑》的宣传工作。 现在唯一能支撑着她颤抖着双腿不倒下的,就只剩明天周军醒来后,为她做的最后一搏了。 电影宫里,气氛依旧热烈,特别在场的中日韩记者都忙不迭地举手示意提问。 这应该是东亚三国史上第一次有电影艺术院校联合办学,还是在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青年导演的统筹组织下,简直太令人惊讶了。 鬼子《每日旬报》:“路宽导演,请问您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萌生的?” “2002年我第一次参加威尼斯电影节,那一届的主题是接受多元。” “我发现即便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威尼斯,也承受着好莱坞的倾销和摧残,而不得不打出革命性的口号,吸引和邀请更多好莱坞的影星,以期保持影响力。” “事实上,不止是我们亚洲国家,在欧洲的几大票仓国家,新世纪前四年以来,美国电影占据了英国电影总放映量的95%,德国的60%,法国的70%,意大利的65%。” “欧亚的电影市场非常类似,不缺艺术片,更不缺艺术大师,但缺乏能有效对抗好莱坞电影的类型片和商业片导演。” “2003年,我通过好莱坞的运营模式操作了一部《异域》,亲身体会到了在先进的电影工业化体系下一部合格商业片的产出流程,非常震撼。” “因此,我想把这种经验带回到国内、到亚洲,通过泛亚电影学院这样一个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机构,培养更多优秀导演,改变类型片市场的弱势地位。” 戛纳相对而言是欧洲三大中最为包容和开放的电影节,有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对于商业片自然没有那么强的排斥。 台下有商业片导演、买手,但更多的是艺术片导演和从业人员,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事实上,受到好莱坞大片影响,欧洲的艺术片院线和补贴也是越来越难以为继。 法国的MK2,德国的独立院线,英国的Curzon院线,都是致力于艺术电影推广和发展的院线。 而以法国CNC为代表的国家机构通过高额补贴来扶持和培养艺术片导演,但缺口仍然巨大。 去年戛纳影展的大罢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国国家电影中心,提出要将国内电视台每年盈利的15%也投入到艺术电影的制作中去,严重影响了职工福利。 在场的全球艺术片导演,自然是想要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作者论电影路线的。 只不过在全球都面临好莱坞倾销的状况下,似乎只有这位青年导演拿出了自己的主张,统筹整合亚洲区域的电影力量。 就像张惠军乍闻这个项目时的惊讶一样,这种超脱地域和国家局限的发展视角,是非有大胸襟、大格局者不可为的。 电影节主席库斯图立卡带头鼓掌,现场气氛热烈,记者们也埋头速记。 台下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曾在北电七君子解禁座谈中,和路老板展开过论战的王小帅。 他的脸色晦暗难明,看着台上已经跻身欧洲最大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路宽,听着适才他的高屋建瓴之语,久久无言。 有的人不但当着你的面把你骂了,还做出实事儿来把你脸打了,上哪儿说理去。 棒子媒体《东亚日报》:“请问中央大学的宋校长,是怎么接受路宽导演的邀约和提议的?” 韩国中央大学成立于1918年,是该国电影类艺术院校毫无疑问的龙头。 两年前击败《泰坦尼克号》拿到韩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导演姜帝圭即出自该校。 “我们首先接到的是来自北电和中国教育部门的函件照会,随后张院长和路宽导演亲自飞到韩国与我们沟通。” “这在之前,我对这个轻资产运营的电影学院不是很看好,因为在我校不是没有做过尝试,但收效甚微。” “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就是培养出的学生没有实践和拍长片的机会,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一切都是徒劳。” 宋攀云旋即冲路老板点点头:“不过路宽导演说服了我。” “他是中国历史票房冠军导演,出道以来的四部电影在日韩也都有很大影响力,路宽导演在韩国国内的影迷非常多。” “同时,他还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娱乐集团的老板,有这样一位既懂电影艺术又精通商业运作的人主导这个项目,我非常放心。” 《中国电影报道》的居文沛是老朋友了,提了一个助攻型发问:“请问三位校长,这次成立的泛亚电影学院院长是谁?” 张惠军被推选出来回答问题,笑呵呵道:“是路宽导演。” “考虑到路导的年龄和资历,几位校长和希杰、东宝两家公司的老板不会有顾虑吗?” 张惠军示意李美静接过话筒:“路宽导演正处于电影生涯创作的黄金时期,又精通好莱坞电影的运作模式和营销策略。” “在教学上他可以和三大院校沟通,在商业运作上我们三家公司也会互通有无。” “还有第一批学院的教授老师,几乎都是路导演凭借自己的人脉争取和邀请来的。” “可以说,他就是是这个项目的灵魂人物,换了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贯彻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初衷,这是毋庸置疑的。” 李美静的语气极其坚定霸气,看起来已经成为了路老板的忠实拥趸。 现场心情郁郁的王小磊、张娜拉等人当然不知道,《异域2》的出品人名单里已经多了希杰娱乐的名字。 但这不妨碍他们已经对于局势恶化的预期愈发地强烈。 在周星池、朴赞郁、吕克贝松等亚欧著名导演相继发表讲话后,简短的泛亚电影学院成立大会即告结束。 只不过除了问界视频界面上频繁输出的弹幕之外,今夜的中日韩三国赶稿记者估计是不在少数。 消息迅速回传国内,翌日,无论纸媒还是网媒都已经陷入一片狂欢与大讨论。 有不正经调侃的: “太牛逼了洗衣机,期待他去日韩猎艳,做我的弔替。” “我他妈前脚毕业,后脚失业,人家路宽前脚毕业,后脚当校长,艹!” “洗衣机如果做了校长,茜茜还是女学生,哇靠,想想就刺激,恨不得以身代之!” 二楼回复:代刘伊妃? “感觉路院长、路校长都不大好听,还是洗校长顺耳!” 有提出质疑的: “二十四岁的电影学院校长,即便是这种学科类型的校长,也轮不到他吧?国内这么多有资历有威望的领导和导演呢?” 这条评论迅速被驳斥的言论湮没。 “三星董事长李健熙的侄女说他行,你说他不行?” “北电校长张惠军说他行,你说他不行?” “周星池、朴赞郁、吕克贝松说他行,你说他不行?” “戛纳电影节主席说他行,你说他不行?” 黑洗衣机,在他身上发挥娱乐精神是惯例。 但是这种作为国际院校的发起者、又由国内导演主导和统筹的露脸的事儿,正常心态的网友都是与有荣焉,以支持为主。 普通网友看热闹,内行和公智们以长文发声。 陆钏: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懂的都懂。 朱大珂:在国内抢占艺术片的生存空间还不够,在亚洲范围内也掀起这种要将艺术片“亡国灭种”的运动,路宽已经从一个才华横溢的导演彻底沦为资本歹徒和强盗。 黄世贤:我从没听说过哪座电影院校还要专门开设好莱坞电影专题学科、教授好莱坞电影技术的,很难不让人怀疑路宽作为国内民营电影资本的真实目的。 戴锦华:我相信北电张校长和路宽导演此举的初衷,是结合了国内电影市场实际发展状况,做出的开创性举措。但也要友情提醒,学员的长片实践还是要慎之又慎,一旦亏损会造成恶性循环,甚至连第二期的招生和筹办资金可能都成问题。 戴锦华是国内学院派影评人的代表人物,她的发声很快得到大量网友的回应。 其中,周黎明、顾小白等路宽电影的铁杆粉丝,结合昨天问界视频的直播内容进行了解释: 电影学院的学员作业和短片、长片项目会遵循严格的市场规则来运作。 其中,短片内容实践学习作业会通过问界视频发布,以广告收益等方式回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