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章 隐秘工坊,棉甲技术-《大宋毒士:为扶父上位,我在南宋杀疯了》


    第(2/3)页

    他明白陈牙子为何犹豫。

    他刚灭了赵、李两家,如果此时便占了对方的新工坊,难免会有闲言碎语出现,说他高家父子巧取豪夺。

    但那又如何?

    他高拂可不会被一点闲言碎语所饶。

    眼下有现成的工坊,能省却他许多时间。

    他的时间不多了,短短一年时间,相较于他要做的事情,时间太紧迫了。

    念及此,高拂不再犹豫。

    “云娘,让陆丰派人将工坊围起来,另通知大虎兄弟,将寻到的匠人直接带到城东的工坊里去。”

    “好的,少爷!”

    待云娘走后,高拂又跟张文远、陈牙子议定了收购棉花之事。

    棉花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高拂规划中,不仅用于棉布生产,还有一些军事上的用途。

    比如棉甲。

    棉甲的出现,实际上在宋末就已经有了雏形。

    到了大宋灭亡,元朝建立,棉花开始在华夏大规模种植,才让其有了普及的可能。

    历史上的棉甲是一个大类。

    但大体可将其演进的过程分为三类。

    早期的棉甲是用棉花浸水,再踩踏压实,晾干后形成棉片。

    最后以棉片缝制成棉甲。

    这种甲相较于传统金属札甲对火器的防御力更优,且造价低廉,能使士兵在早期火器弹丸的冲击下,不至于大伤。

    但对锐器,如刀、箭、弩的防御力却非常一般。

    第二类便是缉甲。

    戚大帅的《纪效新书》对缉甲有过详细记载。

    “今择其利者,步兵惟有缉甲。

    用绢布不等,若纸、绵俱薄,则箭亦可入,无论铅子,今须厚一寸。

    制法:在前用绵密缉,可长至膝,太长则田泥不便,太短则不能蔽身。”

    以棉、纸、牛皮复合制成,不仅能抵御铅丸,对箭矢锐器也有很好的防御力。

    而第三类,则是历史上最出名的棉甲了。

    谓之‘暗甲’。

    满清八旗兵身穿铜钉棉甲的形象在前世已经深入人心。

    实际上这种‘暗甲’是清军继承于明军,演化而来。

    制作方式同样以水打湿棉花,反复碾压成很薄的棉片。再将多张棉片叠成厚实的棉布。

    取一层棉布衬上铁甲片,再在铁甲片外裹一层棉布,形成棉布包裹铁甲片的形态,再内外用铜钉固定。
    第(2/3)页